[導讀]當前在汽車行業乃至整個科技行業,自動駕駛的相關問題,總是占具著最多的話題和關注。
不忘初心,車路合一
當前在汽車行業乃至整個科技行業,自動駕駛的相關問題,總是占具著最多的話題和關注。都說車聯網V2X是解決自動駕駛落地的最后的推手。只有融合了路和車雙方智能,才能完全解決最后1%的特殊情況。而5G網絡正是為低遲延大帶寬車聯網V2X技術大規模部署的關鍵一步。
就自動駕駛場景而言,必然是以高效、可靠的連接為基礎。試想一下,汽車飛馳在道路之上,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云端的通訊往往只在一瞬間,并且由于高速移動時的不確定性,所有動作都必須在數毫秒之內完成,稍有耽擱就會影響到后續的駕駛判斷,極有可能釀成交通事故。
而根據相關的統計,未來無人駕駛汽車將在每秒鐘消耗0.75GB的數據量,每天使用大概4000GB的數據量。超大的數據量、加上苛刻的傳輸環境,都對連接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而5G網絡的理論值將達到5Gbps甚至是10Gbps,將會是4G網絡的50-100倍,而時延均值也降至幾毫秒,擁有低時延、高速率的優勢,完全可以滿足自動駕駛車聯網V2X的大帶寬和低遲延的苛刻需求,無疑將加速自動駕駛的應用進程。
唯快不破,我們早已準備多時
2017年12月21日,全球第一個可商用部署的5G標準——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并發布。
2018年9月18日,工信部組織開展了5G技術在車輛應用上的研發和驗證,批準了5G和車聯網V2X實驗的使用,并發布了5G系統在中頻頻段的使用規劃。
2018年10月18日,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作為國內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技術領跑者,聯合華為、湖南移動、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率先實現了基于5G的人車路云協同V2X應用,并以“全國首個”的姿態對外進行演示。
此次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所研發的車聯網V2X設備率先在5G網絡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的能力下的充分運用,得益于企業唯快不破的研發理念,從人員規模到團隊重心都是圍繞打造核心技術在進行。在車聯網V2X方面的研發也是以行業頂級技術專家牽頭,團隊成員平均從事車聯網研發3年以上。
從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第一次通信成功、C-V2X(基于蜂窩網的車聯網技術)的初次體驗,到現今的三模(LTE、LTE-V、DSRC)車載OBU、路側RSU的量產、數十個V2X場景的穩定路測再到坐等5G網絡到來,實現基于5G的V2X成功演示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CIDI智能網聯車載設備OBU以及智能網聯路側設備RSU在5G網絡環境下,實現了以下人車路云協同應用:
1.V2V(vehicle-to-vehicle)車車協同。 前向碰撞預警、盲區預警、緊急制動預警、變道輔助等保障車輛安全及提升車輛效率類應用。
2. 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車路協同。道路安全預警、車內標牌預警、闖紅燈預警、限速預警、前方擁堵預警等車與路側基礎設施的交通效率類應用。
3. V2P(vehicle-to-pedestrian)人車協同。行人防碰撞預警等行人安全類應用。
4. V2N(vehicle-to-network)路口信息播報、路線規劃、地圖下載等交通信息類應用。
在未來5G環境下,該設備將有效且性能穩定的實現幫助駕駛員規避危險,提升駕駛效率的作用,也可以將數據上行傳輸以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進一步的數據融合和協同控制。而基于5G網絡的智能網聯設備在全國測試場景復雜程度最高、測試道路總里程最長的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的實施及運用。也使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成為全國第一個支持5G V2X測試的封閉測試區,對于測試區的行業優勢、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以及5G網絡的應用有著巨大推動意義。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咸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咸淡,講出黑白,道出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
評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