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十一”國慶假期,祖國迎來73歲生日,智能家居領域也迎來了一個業內十分關注的里程碑時刻。
10月4日,CSA聯盟(ConnectivityStandardsAlliance)正式對外發布了Matter1.0標準,并宣布認證計劃現已開放。
近年來,智能家居在政策的持續扶持下快速發展,很多互聯網廠商和家電廠商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態。

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對接不方便等原因,各家智能家居品牌間設備無法互聯互通問題一直也受市場詬病,業界和用戶急需一種能夠打通設備連接壁壘、從而能夠隨意選擇智能產品搭配的新標準。
Matter協議自從進入行業視線以來備受關注,其不僅作為一套協議標準,更是對產品的一種認證。這意味著智能家居品牌可以對其產品進行相關測試和認證,一旦獲得認證,便能夠與市場中支持Matter的任意產品進行互聯。
從目前來看,Matter1.0主要鎖定在智能家庭設備間兼容性問題上,支持照明、HVAC控制、窗簾、安全和安保傳感器、門鎖、媒體設備、控制器和橋接器,未來還會不斷擴充設備。
一大批兼容Matter的智能家居設備正加速趕來
Matter的前身是IP互聯家庭項目(英語:ProjectConnectedHomeoverIP,簡稱為CHIP項目)。2021年5月11日,CHIP更名為Matter,ZigBee聯盟也更名為連接標準聯盟(ConnectivityStandardsAlliance,簡稱CSA)。
Matter標準建立在網絡協議(IP)之上,促進不同智能家居設備、移動程序和云計算服務的通訊。該智能家居開源標準項目由亞馬遜、蘋果、谷歌、ZigBee聯盟聯合發起,旨在開發、推廣一項免除專利費的新連接協議,以簡化智能家居設備商開發成本,提高產品之間兼容性,使得智能家居行業互聯互通邁入新臺階。
CSA稱,第一個Matter版本可運行于以太網絡、Wi-Fi和Thread網絡協議中,也可以使用低功耗藍牙(BLE)技術集成到智能家居設備中,它支持多種智能家居產品包括照明、電機、空調控制、窗簾、安全傳感器、智能門鎖、電視以及控制器和橋接器。
設備通過藍牙加入到Matter網絡中,通過Wi-Fi組成星型網絡(或Thread組成Mesh網絡)實現互聯,還能通過網橋連接到其他協議的設備。
簡而言之,當用戶購置了一套支持Matter協議的智能家居產品后,不論是iOS用戶還是Android用戶,亦或是米家用戶或華為用戶,彼此間都可以無縫操作。
Matter并不會對各種現有通信協議造成打壓,也不可能替代,消除生態壁壘對于當下智能家居生態體驗的改善將絕對是顛覆性的。
目前包括歐瑞博、綠米、涂鴉等在內的眾多國內外智能家居品牌、設備廠商、芯片廠商以及解決方案商,都已公開表示其產品將全系支持Matter協議。
據悉,CSA聯盟當前已有550家科技公司成員,隨著Matter1.0技術規范正式發布,認證程序同時開放,來自物聯網生態各個環節的聯盟成員公司自此擁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為市場提供能夠跨品牌和跨生態互聯互通的新一代產品,讓消費者體驗更好的隱私保護、安全和便捷。兼容Matter的智能家居設備,有望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首次大規模上市。
鏈接碎片化智能家居 Matter未來向更廣闊的物聯網
Matter1.0加速了全球智能家居生態以及企業的融合,通過Matter來無縫對接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加快企業全球化戰略拓展速度為企業帶來的新增長。當然,Matter協議的應用絕不是單一性的,而是生態式的。
據悉,包括亞馬遜、蘋果、康卡斯特有線、谷歌、昕諾飛和SmartThings在內的超過280家成員公司貢獻他們的技術、專業和創造力來確保Matter能滿足用戶、設備制造商和生態平臺的各方所需。
除了技術規范以外,Matter1.0發布的同時也為聯盟成員提供了測試用例和綜合測試工具,以及向全球開放的認證程序。8家授權測試實驗室不僅可以提供Matter測試服務,也能夠對Matter下層網絡通信協議,如Wi-Fi和Thread,進行測試。
基于Wi-Fi的Matter設備可以在本地網絡進行高速率的通信,也可以讓智能家居設備方便地與云端通信,而Thread能夠構建低功耗高穩定性的網狀網絡家居系統。Wi-Fi聯盟和ThreadGroup與CSA連接標準聯盟一起實現完整的Matter應用。
Matter的安全原則和機制也為物聯網開拓了新領域,如應用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和公鑰基礎設施來驗證設備的認證狀態和來源,以此確保用戶連接到家庭網絡中的設備是真實、經過驗證、且軟件版本最新的。
行業周知,Matter最初的目標就是解決物聯網連接的復雜性,單一的、基于IP的全球協議將從根本上改變物聯網。CSA希望大量通過Matter認證的設備將為物聯網設備帶來新的未來,其中互操作性是常態,降低智能家居的進入門檻,最終推動物聯網的普遍采用。
如今,Matter1.0的問世為使物聯網更加簡單、安全和有價值而邁出的第一步。
距離智能家居大一統還有多遠?
盡管Matter1.0帶著勃勃雄心而來,誓要打破當下各智能家居品牌只支持自家協議的山頭林立局面,但想要徹底實現普及仍然面臨著多重阻礙。
此前Matter協議三番兩次的推遲,業內人士分析,隨著CSA聯盟新成員不斷加入以及功能需求激增的情況下,Matter1.0的面世,似乎是“趕鴨子上架”,實際Matter1.0版本的標準可能并不會那么理想。
一方面,Matter1.0版本協議中許多產品仍然無法融入到控制的范疇當中,比如可視門鈴、吸塵器、攝像機、智能插頭的某些特殊功能如電力監控等,這些設備可能需要等待Matter2.0版本或之后才能支持。即便使用了Matter標準,消費者仍然需要使用大量的APP,這與大家想象中的并不相同。
另一方面,現階段Matter還無法做到將現有的大量設備一次性添加到多個控制中心內。康卡斯特的JimKitchen表示,實際驗證下的智能家居場景中支持任意單一設備接入,但超過一定數量將不可避免的出現問題。這也進一步表明,對于擁有各種設備和復雜系統的用戶進行統一接入將更加艱難。
此外,Matter最初主張開發者將不再需要為支持大型生態系統重復構建兼容程序。但隨著Google和Amazon擁抱深度體驗,開發者必須確保跟上GoogleHomeDeviceSDK和智能集群,或者AmazonAmbientHomeDevelopmentKit更新的步伐。顯然,各家的生態系統仍然需要持續建立兼容程序。
整體來看,作為世界各大巨頭都在支持的標準,Matter確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一步。正如ZigBee聯盟總裁TobinRichardson所言:“在全球大大小小的公司的支持下,今天的Matter1.0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里程碑,更是對(共同解決互聯互通)可能性的慶祝。”
反觀國內相關標準,由24位院士和阿里、百度、海爾、華為、中國信通院、中國移動等國內主要智能家居玩家、智能制造企業、移動運營商等聯合成立的開放智聯聯盟(OpenLinkAssociation,簡稱OLA聯盟),雖不如Matter聲勢浩大,但正處在如火如荼推進階段。

截至2021年12月,OLA已批準入會的成員單位共128家,37項標準正在推進中,在產品測試、認證上的進展也十分顯著。
但從商業化進程分析,如何平衡不同廠商的利益仍是擺在OLA聯盟面前的難題,而Matter標準已在不同玩家間利益平衡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綜合而言,Matter協議剛剛發布,還需要大量時間完善和驗證,也需要大量企業的參與。值得注意的是,制約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不僅僅是標準與協議,還有需要著重考慮數據和用戶。
因此無論國內外的標準,要實現真正的智能家居大一統還任重道遠。
參與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