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原則及依據
符合機房相應的布線標準,即滿足機房等級要求;
功能區與平面布置的確定,土建要滿足工藝要求;
網絡構架與布線網絡拓撲結構的統一;
與外部公用網絡的互通;
考慮網絡設備帶寬及發展,高端產品與新技術的采用;
綜合管路(電力、空調、氣體滅火、消防報警、弱電、地網);
管槽設置與線纜敷設方式(敞開與密閉;橋架高度、層數、 地板下凈高、柜頂部空間);
機柜設置、設備功耗與空調氣流組織與散熱;
接地。
在國內標準《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2017)中主要從機房選址、建筑結構、機房環境、安全管理及對供電電源質量要求等方面對機房分級,可分為 A (容錯型)、 B (冗余型)、 C (基本型)三個級別。
根據 TIA-942 標準,數據中心機房可分為四級:由“等級 Tier I ”沒有冗余部件組成的系統(可提供 99.671%的可用性)到“等級 Tier IV ”有冗余部件(能夠故障容錯)和實現不間斷維修的系統(可提供99.995% 的可用性)。根據該標準場地的可用性分類等級框架分成四個層次等級:等級 Tier I - 基本數據中心 、等級 Tier II - 基礎設施部件冗余 、等級 Tier III - 基礎設施同時可維修和等級 Tier IV ――基礎設施故障容錯。
對于金融行業數據中心項目的定位大部分屬于A級或IV級。因此,在設計和規劃時應考慮對應等級的數據中心對綜合布線系統的不同需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用以下幾個對照表來總結數據中心的設計依據及其各等級的特性和要求:
綜上所述我們可知,金融數據中心的構建設計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所涉及的技術非常的復雜,是集建筑、結構、電氣、暖通空調、給排水、消防、網絡、智能化等多個專業技術于一體。在實際設計中,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及所建數據中心的等級要求,遵循實用性、先進性、安全可靠性、靈活性與可擴展性等原則,使所建的數據中心能夠滿足計算機等各種微電子設備和工作人員對溫度、濕度、潔凈度、電磁場強度、噪音干擾、安全防范、防漏、電源質量、振動、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并且應該是一個安全可靠、舒適實用、節能高效和具有可擴展的數據中心。
未完待續......
參與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