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技術的廣泛應用,綜合布線技術作為實現建筑智能化的關鍵技術和重要保障,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浪潮下機遇與挑戰并存。5G高寬帶、低延時特點促使數據中心向邊緣下沉,對數據中心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今后勢必將帶動數據中心進一步發展。面向未來,綜合布線企業該如何發展值得深思。
近期,由千家智客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在廣州圓滿落下帷幕。會上,清華同方研發總監劉凌云接受了現場媒體群訪,分享探討了5G浪潮下綜合布線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發展趨勢。
清華同方研發總監劉凌云
清華同方從2005年做綜合布線到現在已有將近15年的歷史,一直以來都在堅持以“質量為保證”的發展理念。清華同方ROTA布線系統是同方基于國際布線標準研發,針對國內市場需求而推出的高品質布線產品,到目前為止,銷售額已達到2億多,在國產里面處于領先地位。
5G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
今年6月,工信部發放5G的商用牌照,標記著我國正式進入5G新時代。5G技術的發展,將會對于網絡基礎設施綜合布線系統帶來怎樣的影響?
劉凌云認為5G對綜合布線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機遇和挑戰并存。首先,5G具有高速度、低功耗、低延時性,無線對有線的利空因素在4G時代已經釋放干凈,5G的區別主要在新功能方面。5G有一個功能是網絡切片,把5G網絡劃分成很多個邏輯子網,邏輯子網之間可以共享資源,可以做數據隔離。5G網絡切片功能和傳統網絡的VLAN非常相似,就是虛擬局域網。運營商如果為大樓建5G微基站,并提供切片功能,樓內將不再組建傳統的私有網絡。5G另一個功能是D2D,也可稱之為最短路徑優先,除了安全認證的數據需要到核心網認證之外,其他的不需要,兩個通訊以最短的方式建立連接。在企業內部流量完全可以在一個微基站里面或者多個微基站,或者DU、CU里面建立一個連接,不需要流到大樓外面。運營商如果對這部分流量采取不收費模式,會形成一個真正的專網,可以不用建設傳統網絡,并且網絡安全等及由企業級變成運營商級。運營商巨大的電費支出壓力必然會以此尋求社會支持,開放切片是必然的;而對企業來講,減少了投資,減少了網絡維護支出,這是雙贏局面。一旦展開,這對綜合布線傳統業務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皮之不存,毛將安付?5G在不久的將來,將是綜合布線以及傳統企業網、園區網等一切和LAN甚至MAN相關產業的最有力的競爭者。
專訪中劉凌云還提到WIFI6的問題,WIFI6與前幾代WIFI比,在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OFDMA(正交頻分多址)和TWT(目標喚醒時間)的運用。但是WIFI6依然只是解決了最后幾十米的連接,它仍然屬于傳統局域網的一部份。劉凌云覺得WIFI6在5G運營下生存的空間很小。就像如今在4G下,大多數人已經不再像以前,斷了WIFI就如與世隔絕一樣,因為流量包月了。
5G實現萬物互聯,機遇就在眼前
5G促進了物聯網、AI的發展,萬物互聯。比如:坐在聯網的椅子上,里面裝有傳感器,當人靠上去的時候,他的脊椎情況,體重等數據,就有可能會收集到社區醫院,和自身的病歷放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好的數據采集方式;打開一個衣柜,它會根據日程、天氣情況推出一些你適合的衣服種類,這就需要聯網。5G引導到智能家居,促使物聯網的蓬勃發展,讓這些設備有了聯網需求,機遇就來了。PoE將成為雙絞線的重要支撐,光電復合纜將會大規模大范圍應用。
數據中心建設,推動企業轉型
基于以上的因素,傳統綜合布線需要發生進行改變。劉凌云認為5G數據中心建設將會是綜合布線廠商、代理商、經營者轉型的最好契機。
數據中心的發展從云計算、霧計算、霾計算到邊緣計算,在不斷下沉,越來越靠近用戶。數據據量的爆增使得增加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減輕云計算中心壓力迫在眉睫。企業數據中心其實就是一個邊緣計算中心,數據在內部處理完,如果數據中心有空余,還可以再租出去,這樣數據中心會得到更多發展。未來就算是很小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可以小到兩三個機柜,也可以大到一個城市。
數據中心形式也要變化。傳統的數據中心是在一棟樓建立很多服務器、網絡設備、綜合布網,形成數據中心本體。如果不拘泥于傳統形式,將整個城市建成一個大的數據中心,所有的燈桿,所有的市政設施都會成為數據中心的一部份,因為以后垃圾筒都會智能化,會處理信息,會分類。在整個城市里面為這些智能市政設施建立一個大的虛擬平臺,充分利用它們的CPU資源,再和其他數據中心聯網。數據中心互聯在未來也要重新審視。
革新技術,創新發展
清華同方一直遵循承擔、探索、超越,責任與價值等同的理念。隨著技術的發展,面對市場競爭的變化,清華同方致力于革新技術,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劉凌云表示清華同方在PoE技術研究的一個新方向,是解決PoE技術帶來的溫度提升而導致傳輸不穩定的問題,將被動散熱換成主動散熱,在線纜材料上做一些改變。例如,硅膠是可以散熱的,但成本比較高,屏蔽線纜PoE因為有一層屏蔽層可以主動散熱,會比非屏蔽的好。
針對未來綜合布線發展問題,劉凌云舉了一個例子:“森林里面,狐貍吃兔子,老虎也吃兔子,狐貍和老虎就是競爭關系,狐貍內部存在斗爭關系。怎么分這個兔子,這就是規則。規則只對斗爭關系的有效,對競爭關系的無效。”我們宣貫標準,就是制定規則,用于約束不良斗爭方式,比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5G與綜合布線不是斗爭關系,是競爭關系,因而綜合布線應該將5G的競爭關系變為共生關系,就如當初的WIFI一樣,綜合布線廠商應發展新產品,為5G網絡架構提供服務。
結語
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具備超高數據速率、更高的容量以及更短的時延,為綜合布線等領域帶來新機遇。但是,我們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看到5G賦能行業過程當中的挑戰,傳統的綜合布線模式已經落后,企業亟待轉型。清華同方牢牢抓住5G的新機遇,加大研發,積極探索新技術,謀求新發展。
參與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