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發布《5G+智慧教育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分析認為1-2年內5G標準發展成熟,3-5年內5G教育網絡成熟,而要達到5G支持的教育模式變革則需5年以上。

中國移動:5G+智慧教育白皮書(附下載)  
  圖片來自《5G+智慧教育白皮書》

  5G智慧課堂有3大優勢

  《白皮書》對傳統智慧課堂數據網絡的3大痛點分析指出,由于其數據網絡承載依賴于校園網內的有線網絡、無線WiFi覆蓋,物聯層面則通過藍牙、Zigbee、NB-IoT等實現,存在3大痛點:設備無縫互聯,不能智能化信息采集與控制,智慧化發展遇到障礙;網絡終端無法有效管控,面對學生的風險大;學習行為比較集中,網絡并發訪問高,需要網絡訪問質量控制服務與邊緣服務緩沖服務。

  相比之下,5G智慧課堂則有3大優勢:網絡承載統一,學校不再需要部署多種網絡;超高帶寬,保證了智慧課堂中的交互顯示終端設備,信號傳輸及處理終端設備,不僅能夠完美再現4K級別的畫面效果,還能夠承載即將到來的8K交互終端設備;速率更快,延時更低。

  

  《白皮書》以雙師課堂為例分析指出,現有雙師課堂采用有線網絡承載業務存在的建設工期長、成本高、靈活性差等問題,以及采用WiFi網絡承載業務導致的音視頻延遲、卡頓等問題。而5G網絡的高帶寬、低時延等特性,可以實現可移動性的靈活開課,隨需隨用,同時,可以支撐4K高清視頻傳輸以及低時延互動的沉浸式雙師課堂應用,有效解決傳統雙師的交互體驗問題。

  現階段5G教育應用標準尚需探索

  《白皮書》指出,在5G環境支持下智慧教育的演進趨勢分為5個階段:5G初始應用階段,5G標準發展成熟階段,5G終端模塊成熟階段,5G教育網絡成熟階段,基于5G教育模型的變革階段。幾個階段層層遞進,反映出5G網絡技術對教育領域的推動作用,而在整個變革過程中,每個階段將以小步調的形式實現對教學、教研、教育管理等。

  《白皮書》分析認為,“當前環境下5G網絡環境尚處于調試階段,也缺乏5G下各類網絡應用和融合的標準,因此在此階段需要一方面探索5G網絡和傳統網絡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探索5G教育應用的標準”。

  而根據“智慧教育演進路線圖”顯示,要進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變革階段”,還需5年以上。

  這一變革將是5G+教育發展的最終目標,建立在5G教育網絡環境完善的基礎之上。當上述網絡構建完成后,教育教學的基本模式也面臨著變革,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大規模提升。該階段需要依賴大規模數據計算,挖掘符合學習者、教師等認知的教學模式,在AR/VR/全息等技術支持下實現對上述模式支持下沉浸式學習場景的模擬和交互式全息服務的提供。

  點擊此處即可下載《5G+智慧教育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