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DC預建未來--華為網絡能源中國行2019·上海站"活動成功召開。來自各行業共計500名客戶與合作伙伴齊聚上海,與華為共同探討數據中心的智能化發展趨勢,論道未來,預建未來。伴隨5G時代的來臨,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新契機?同時隨著AI技術的深入研究與廣泛應用,將會對數據中心的智能化運維發揮怎樣的高價值?諸如上述話題,引起了金融行業與會嘉賓的高度關注與熱議。
圖源:圖蟲創意
5G已到,金融行業迎接發展新機遇
眾所周知,4G時代即將過去,我們所面對的將是一個嶄新的5G時代。談到5G的布局,就不得不提及華為。據業內相關人士透露:截至6月底,華為在全球已經簽訂了50個5G的商用合同,累計發貨數量15萬個基站,對5G的關鍵技術、技術標準和核心頻段做技術驗證,為5G出發做好了充足準備。特別需要提到的是--芯片,華為曾在5G標準凍結后第一時間就發布了商用芯片,率先突破了5G終端芯片的商用瓶頸,為5G產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那么5G時代的到來,對于金融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會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
當前,金融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促進科技資源科學統籌配置,營造了創新的發展環境。特別是銀行系統數據已經進入了EB時代,增長非常快。有數據統計,我國銀行每年非結構化的數據已經超過了15PB,金融數據不僅交換量巨大,而且對時間非常敏感,對于交易的及時性要求非常苛刻。5G的到來,無疑會讓金融機構有眼前一亮感覺。
無線通信從1G發展到5G,每一代的速率都會提升1~2個數量級。在4G時代,移動用戶的數量已經遠超固定用戶,超大的無線帶寬,釋放了數據洪流的閘門,移動數據成為流量的主力,催生了大量創新的應用,這些應用促進了數據中心的大發展。而正在到來的5G,通信速率又將提升1~2個數量級,預期會帶來更豐富的應用和更大的數據中心需求,核心數據中心會體量超大并多地部署、邊緣數據中心數量猛增形態變異。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使節能和運維成為非常大的挑戰,依靠傳統的人工運維方式已經不足以支撐,需要數據中心的智能化運維、運營,實現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行的"自動駕駛",在數據中心節能優化方面,華為已經引入AI技術,進行了成功的實踐。
金融數據中心對于業務運營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要求極高。面對5G時代的發展新契機,在保障了信息高速公路暢通無阻的同時,更需要確保業務運營的安全穩定,二者如何兼得,還需要行業同仁持續深入地探討。
5G時代的金融數據中心發展
5G的到來,對于數據中心以及金融數據中心的建設及應用價值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從商業和技術的視角分別來看,會有哪些區別?
從商業視角來看,未來數據中心跟傳統的數據中心相比,最大的一個變化是傳統數據中心是配套中心、是成本中心,5G時代或者云時代的數據中心是分層中心、是利潤中心。我們所講述的一切技術,其實是為商業服務的,既然是利潤中心,就要實現其價值的高效化。
正如當前多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蓬勃發展,依托于自身獨有的高規格金融數據中心的軟硬件資源,為同業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科技服務一樣,在確保總行科技發展需求的同時,實現了金融數據中心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價值最大化。
從技術角度來講,隨著5G的到來,數據中心會出現這樣的發展變化,即"數據中心發展的趨勢是核心數據中心體量更大,邊緣數據中心數量更多"。大是指存量足夠大,數據中心的存儲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將會是之前的成百倍、上千倍。同時,伴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的深入應用,市場上有了先進的技術中心,有了領先的空間架構以滿足來未來數據中心的發展需求。5G時代的邊緣數據中心也對高效運維提出了新要求,融合式統一管理的智能化運維再次提上日程。
面向5G時代,傳統"云+端"的網絡架構已無法滿足未來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需求。業內人士表示,金融數據中心必需與AI融通,對外能使5G新業務智能化,對內能使運維管理智能化,實現從全云化邁向全智能化。與此同時,數據中心將從集中式向分布式演進,大量的邊緣數據中心將廣泛分布于網絡的每個角落,同時云數據中心的計算、AI等能力也將從中心下移到邊緣。
依托AI技術,實現金融數據中心的智能化運維
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正加速到來,數據中心正在成為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及創新技術的重要應用場景。尤其是依托于AI等新興技術手段實現對于金融數據中心的智能化運維,已然成為了金融機構重點關注并不斷發力的核心領域。
金融監管機構曾組織開展了智能化運維的應用調研,涵蓋了各類金融機構和主流的互聯網公司,共計有462家機構。全面掌握了金融科技領域的智能運維現狀,梳理了智能運維應用場景分類及應用成熟度,整體評估了金融業IT運維工作中智能運維技術的應用潛力與價值。
自2016年Gartner公司提出智能化運維概念以來,智能運維技術應用就得到了產學研各界的廣泛關注。從產業界預測來看,到2019年全球約有25%的公司將使用智能運維平臺支持IT運營職能,到2022年這一比例將會達到40%。從資金投入、人員投入來看,金融機構相比互聯網公司在智能化運維研發投入方面相差超過了10倍。但值得慶幸的是,金融機構已經逐步意識到了智能化運維的重要性,金融行業智能化運維的資金總投入正在呈逐年上漲趨勢。
據上述調研報告顯示:從互聯網公司的實踐經驗來看,智能化運維是對開發運維一體化的有效補充與輔助,是對運維規則部分進行AI化的改造過程。通過引入智能運維應用,互聯網公司已經在容量預測、根因分析等場景中收獲了實效,提升了運維效率。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金融業智能化運維應用尚處于早期零星試點的探索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應用效應。截止2018年,42.20%的金融機構尚未關注智能化運維的應用潛力;僅8.33%的機構成功完成了智能運維部分場景的試點工作;聲稱已全面向智能運維模式轉型的金融機構僅有1家。
智能運維的核心是算法、基石是數據。金融機構非常關注智能化運維中的技術風險和數據安全,調研顯示超過半數以上的金融機構認為有必要匯集行業合力,加快智能化運維行業標準和管理規劃的編制,理清智能化運維的概念、實施條件和應用范圍,明確場景分類和技術實施標準以及數據安全要求,盡快制訂智能化運維行業發展規劃指引。
當前,金融機構面對著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風險控制挑戰;面對著業務創新與發展的生產管理挑戰;面對著數據中心自身發展的創新技術與機制挑戰。著眼未來,金融數據中心迫切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緊跟技術潮流,以能力建設為抓手,全面探索和推動智能運維的體系化建設,全面構建5G時代的智能化數據中心。
參與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