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廣州站A場,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張文才上臺致辭,肯定了峰會的貢獻,并對智能化行業的發展發表見解。
12月6日,由千家智客策劃主辦的2018年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在廣州東方賓館圓滿落幕。廣州站作為本屆峰會的收官之站,分為A、B兩場同時進行,在廣州站A場,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張文才上臺致辭,肯定了峰會的貢獻,并對智能化行業的發展發表見解。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 總工程師 張文才
以下為張文才致辭全文,千家網對內容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略有刪減):
為行業搭建平臺,肯定峰會貢獻
2018年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已經歷經了19年的歲月洗禮,19歲的智能化峰會正式進入了成年期,經過千家網的不懈努力,峰會早已成長壯大,不僅在智能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為智能行業搭建良好的平臺,為智能化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本次廣州峰會A場的主題為“智能建筑技術與應用趨勢”(上午),智能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時間僅僅只有20多年,但縱觀智能建筑技術的發展,雖然我國的智能建筑技術起步比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晚,但所應用的技術、建筑智能化相關標準等,與國際先進水平旗鼓相當,并且我國根據了自身特點和實情,進行了規定和要求。另外許多國際知名品牌企業紛紛進入了中國市場,積極促進了民族品牌的發展,經過20多年市場經濟的磨煉,許多國內品牌的技術和產品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智能化技術與規范標準相輔相成
現在智能化技術正向各個領域發展,從國家電網到建筑供應鏈,都朝著智慧型、智能型方向發展,尤其在數據中心方面,對智能化的程度要求更高,方能滿足眾多電子系統或設備的傳輸處理。同時,智能化技術也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各方面不斷提升,如智慧消防、醫療、交通、教育等等,無一不是智能化發展的應用結果。
但在智能化發展和應用的同時,與技術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也需相應出臺。標準規范和技術體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和提高的,先有技術后制定標準,進一步規范和推動技術的應用;或先有標準和規范,從而推動技術和產品的問世和應用。
在技術與標準之間,還有同樣起到推動相關智能化技術產品正確應用的白皮書,雖然較之標準規范的權威性更低,但對技術產品的正確應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詳盡論述產品的性能、應用場所注意的問題等。目前所知建筑智能化領域有許多技術白皮書,如POE白皮書、數據中心白皮書等。
A場活動現場
在智能化系統的應用過程中,絕大多數技術和產品均能達到較好的效果,有些效果令人滿意,也有不盡人意,比如電子設備監控系統,雖然這項成熟的系統發展至今有半個世紀,但在一些建筑中效果不是特別明顯,甚至有極少數難以滿足設計的標準,工程設計時相關專業的技術要點和工藝要求都十分重要。要達到某一個目標有多種途徑,可采用多種技術獲得,每種技術的特點不易,不能一概而論,經驗很重要,但一旦上升到犯經驗主義的錯誤,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不少產品需要結合實際不斷地改進,隨著當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應用和發展,在建筑智能化領域必然會創新發展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這些新技術和新產品也將為建筑智能化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刪除。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