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千家網主辦的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上海分會已于11月21日在上海神旺大酒店成功舉行。本屆峰會是在更大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潮開始期間召開,智能建筑、智能家居、安防、照明、系統集成行業如何抓住智慧城市建設大潮中的機會,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和企業與個人創富,是業界十分關心的話題。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建設切勿忽略其頂層設計,為此,本屆峰會現場邀請了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綠色建筑建筑組長程大章教授,并于現場專業講解了智慧城市頂層設計。
由千家網主辦的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上海分會已于11月21日在上海神旺大酒店成功舉行。被譽為智能建筑行業第一會,無論是從規模、展商級別、還是討論熱度等確實堪比往屆,本屆峰會現場迎來了來自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智能建筑行業的設計院人士、系統集成商、渠道商、廠商、終端用戶等專業觀眾超過800余人。另外,數十位專家云集,分別圍繞現今的智能建筑發展技術與應用作精彩演講,專業解讀智能建筑最新技術應用,并圍繞智慧城市建筑分析了我國建筑智能化企業發展現狀和方向。其中就智慧城市建設展望智能建筑新趨勢與發展前景頗受現場熱議。
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是在更大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潮開始期間召開,智能建筑、智能家居、安防、照明、系統集成行業如何抓住智慧城市建設大潮中的機會,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和企業與個人創富,是業界十分關心的話題。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建設切勿忽略其頂層設計,為此,本屆峰會現場邀請了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綠色建筑建筑組長程大章教授,并于現場專業講解了智慧城市頂層設計。
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綠色建筑建筑組長程大章演講實錄:智慧城市頂層設計
智慧城市是運用信息與通信技術,將政務、城市管理、醫療、商業等各個核心系統進行整合。這是理論定義。而實際上要利用既有的規則,包括我們的法律制度、政策方法來調整改變現成的事物,獲得符合特定的“智慧”。我們說智慧有很多解釋。現在智慧已經被應用到所有的領域當中。但這里所說的智慧城市,是希望獲得一個持續的“智慧”生活。當前,我們很多做智慧城市的運營商、智慧城市的方案提供商、智慧城市的專家等,大多是從事IT行業,然后給大家描述IT無所不在,從云計算開始的智慧城市。
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綠色建筑建筑組長程大章
有人說我們要把智慧城市作為建設目標,這是錯的。錯在什么地方呢?大家做智能化的技術,我們都知道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術只能是現代城市運營的一個支撐手段。你把手段說成目標,那有道理嗎?所以中國的信息化當中很多失敗案例告訴我們缺少頂層設計這些是不可持續的。
我這里要說的是一個案例,在座各位都知道15年前我們在大力推動智能住宅小區的時候,其中在建設部的文件當中,地方的文件當中都規定了要實現水、電、燃氣三表遠傳自動抄表。你現在去看看哪一個智能小區里的三表遠傳系統還在用?
為什么要做三表遠傳,當時認為這里有些不順,做這個事情應該是公用事業單位做的,讓房地產去做?抄表不用打擾住戶,住戶的安全性增加了。第二,三表遠傳系統的技術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更復雜的技術都可以做。技術上是可行的,出發點是良好的。但為什么失敗了呢?結果我們這個系統做好了以后,店面對使用這個系統不感興趣。他只有智能電表的發展計劃。別人根本不需要用這個東西。
在上海很多南方地區已經說了,根本不會打擾住戶的生活,遠傳抄表的代價太大,做好了該用的人不用,而且這些系統需要維護,過4、5年技術要更新。這樣一來你說維護更新,哪一個房屋維修基金能夠支付?所以建好以后一個個地癱瘓了。這件事情建設和運營的體制和機制就發生了錯誤。在智慧城市上也要想到技術的先進可行不等于工程實施的可行和可持續性。
中國不同的地區有明顯的文化經濟差異,僅僅靠通信、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的概念整合就可以建成智慧城市嗎?實際上不是這樣。我們講智慧城市是怎么構成的話,你提供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現在講智慧城市,地方政府推進智慧城市為什么這么熱?主要是要拉動智慧產業,還有跟IT相關的東西,以前叫軟件產業園區,現在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通通都叫智慧產業。你做智慧城市的話,沒有智慧產業不行。里面還有應用系統,智慧城管,智慧醫療,智慧民生都是基礎性的。
往往在他們這些智慧城市里邊缺兩塊,一塊是什么呢?我們大家知道一個城市沒有建筑的話就構不了城市。你在一個城市里有很多的公共建筑,有很多的住宅建筑,這實際上是構成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重要部分。這往往被做智慧城市人員忽略。
四大塊要持續的話必須要有建設和運營的保障系統,這一塊也是需要同步考慮的。所謂的頂層設計,不僅是技術架構的頂層設計,還有它的建設運營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所以我們說這些在信息應用系統當中就可以看到有很多,但是在這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一點是什么呢?有一類生態城市的運行管理,包括我們的交通管理,停車管理,我們的公共安全監控系統,我們的人員管理系統,我們的水路管理,環境監測、消防監管、市容衛生監管,這是保證生態城市運營的信息化技術支持。
當然還有電子政務類,有我們對老百姓的服務,有城市的醫療服務信息系統,數據管理中心。城市的管理中心,還有公共信息的服務內容,以及產業發展。跟我們這個行業比較有關系的,或者是關系比較密切的是生態城市運行管理類和公共信息服務類。
我們原來做的建筑智能化是在一幢建筑里邊,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隨著我們建筑建設的速度推進,我們的視野會進入到一個城區乃至一個城市。而做的停車管理必然要跟城市結合在一起,我們所做的安全、安防系統必須要跟城市聯系在一起。
在這個方面我們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們城市的本質是什么呢?是一個公共事務性,管理的體制。我們要考慮對智慧城市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要做什么事情呢?需要建立保障運行體系的架構體系。應用系統建上去以后,要么不建,如果用上癮了就需要不斷地在上面花錢,不斷地更新。
大家應該都有一個體會,我們各位都有手機,你在沒有玩手機的時候通訊費很少,你玩了手機以后,手機的通訊費每個月不斷地在增加。所以隨著手機功能的增強,你不斷地在換手機。以前你從來沒有這個投入的,一旦使用了移動通訊以后,費用就上去了。智慧城市也是一樣的,做的時候需要考慮到用較低的資源成本,用這樣的方式希望來建立一個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必須要符合一個城市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目標,要充分支持和諧的城市運營管理的智能化體系,你可以不惜代價以地做這個事情。
page
在這當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可以直接用這樣的視圖來表示。對運營當中要確立管理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你這個系統來講,系統需要通過服務于系統的試圖來反映它的運行要求。由于智慧城市是一個龐大的信息系統,因此這當中需要很多的標準和約定才能夠實現信息化。不然說云計算、大數據都是沒有基礎的。
另外還有一點是什么?大家可以看一下智慧城市的規劃有效期不長,不像5年、10年、20年規劃。它要根據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輕重緩急來配套。比如有很多的做智慧城市,一下子說云計算中心,形成云服務,形成大數據的挖掘,實際上2、3線城市剛剛處于開發階段,沒有這么多的需要,如果盲目建的話,都浪費了。3年以后這個東西就不值錢了。所以要從一個“人”“財”來設立時間點。需要有價值、有能力實施的主題項目,在最短時間內建好,不是一下子什么都公開。
做智慧城市規劃的時候往往有很多,可以看到很多國際知名廠商,我們國內的電信運營商,政府拿出來的智慧城市規劃告訴你很有用,你在任何的地方要使用的話,只要把這個城市名稱換掉它,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有價值的規劃是有一個工作的流程,你要有概念的策劃,當地基礎資料的搜集,通過基礎資料的分析來進行架構分析,然后再進行智慧城市特定的功能設計,最后進行智慧城市的系統架構設計。架構設計里面需要考慮到運營架構、保障架構、技術架構和運營成本,不是拿來就可以套用。現在通路方案滿天飛。
還有一個問題,中國的電子政務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貧困地區的電子政務做得也很好,頂層設計必須要整合對接數據城市的系統,避免資源浪費。今后做的智慧城區方案要注意到這個城區也好,城市也好,要在特定的城市里邊,如果是一個地級市的話,必須要在一個省里邊。它所有的設施都是省與國家的一部分。都有行業從上向下延伸,而不是今天看到一個智慧的方案,車子開到這個區域外邊都不行,跑到里面就是智能交通、智慧交通,可能嗎?你開出去的話,路堵了呢?所以這個東西都要有一個系統、完整和一個科學的觀念。
2013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上海分會
尤其是現在講大數據、大平臺,實際上還是信息建設,但這當中需要做很多基礎工作。要建立信息制度,這樣才有可能把信息的法規匯集,這個匯集當中不僅講技術的問題,還有行業壁壘的問題。在共享信息的基礎上,可以實現各個領域應用系統之間相互協調的操作。我們做智慧城市,在大樓里有一個信息集成的平臺,然后是消防安保,在這個平臺上才可以進行操作。對城市來講需要對信息技術進行挖掘的話,需要有一個優化的行動方案,以及需要相關的系統來運行、處置城市面臨的問題。
這里不完全是技術問題,還有協同上面,由于很多政務的條塊分割面臨很多問題,在業務流程,操作過程當中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規則,如果不完善的話,是很難做下去的。這當中就需要有機制、體制、管理的東西,激勵的機制、技術規范等等。
最后想說一下思考和認識。一個國家,甚至一個省,山東有17個地級市,其中有16個報了智慧城市,變成了智慧城市一片紅。國家發改委它也有智慧城市的示范工程20幾個。建設部智慧城市的試點工程,它有一個智慧城市的發展基金。有4千個億,但這是給你貸款的額度,而發改委智慧城市的示范城市是給錢,給8千萬。
公信部也在推進智慧城市,科學院在制定中國智慧城市的指標體系。科技部也在推進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太誘人了,而且我們現在國家的領導人,無論是總書記也好,或者還是總理,都提到過智慧城市。
上有所好,下面就積極推薦。這個推薦就有點亂套了。前面張老師也講了,國務院開一次會,會上討論三個文件:
第一個文件:寬帶中國建設。
第二個文件:拉動信息消費。這個文件大家也見報了。
第三個文件:推動中國智慧城市健康發展。每個部委都積極地承擔責任,協同6部委,包括民政部、建設部等來推進這個事情,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三中全會的精神做調整,這也會出來,完全是在國家的層面上來推進這件事情。
所以我們說智慧城市的技術架構它還是有高風險。系統癱瘓了怎么辦?所有的信息都要放在數據中心里邊。這里邊發生了數據安全的問題怎么辦?很大程度都有可能發生問題,一發生問題的話對城市來說預示著運行的判斷。什么都想要做,什么都想用IT來做,你要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可能下一個可能性就毀滅了。
我們需要載體,需要的載體是現代城市。無論是小城鎮、還是大型、特大型城市,智慧城市的管理需要有一個科學的標準。看到建設部他們主編搞了一個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研究,有些是已有的,標準就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智慧城市是我們人類新的生產方式。
建立一個新型的領導力,我們現在很多的地方政府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建成智慧城市以后,領導力也要做相應的改變,如果這些工作做不好的話,智慧城市會干擾人類文明的建設。
(更多資訊請登錄官網查閱:http://summit.qianjia.com/)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千家智客微信公眾號(qianjiacom),隨時隨地知曉智能行業天下事!